知识详情

请问您是想咨询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国家机关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享受条件?

2025-03-2441次阅读 华审网整理 分享
冯路路会计师
1天内响应 好评3次 帮助6561人
咨询我
导读:
请问您是想咨询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国家机关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享受条件?下面由华审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1.个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

2.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3.境内公益性社会组织,包括依法设立或登记并按规定条件和程序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慈善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

4.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金额,按照以下规定确定:

(1)捐赠货币性资产的,按照实际捐赠金额确定。

(2)捐赠股权、房产的,按照个人持有股权、房产的财产原值确定。

(3)捐赠除股权、房产以外的其他非货币性资产的,按照非货币性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

5.居民个人按照以下规定扣除公益捐赠支出:

(1)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可以在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以下统称分类所得)、综合所得或者经营所得中扣除。

在当期一个所得项目扣除不完的公益捐赠支出,可以按规定在其他所得项目中继续扣除。

(2)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在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分别为当年综合所得、当年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30%;

在分类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为当月分类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30%。

(3)居民个人根据各项所得的收入、公益捐赠支出、适用税率等情况,自行决定在综合所得、分类所得、经营所得中扣除的公益捐赠支出的顺序。

6.非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未超过其在公益捐赠支出发生的当月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扣除不完的公益捐赠支出,可以在经营所得中继续扣除。

7.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捐赠全额税前扣除的,按照规定执行。

个人同时发生按30%扣除和全额扣除的公益捐赠支出,自行选择扣除次序。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财税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举报】联系删除。
还有疑问?不如直接问会计师
请问您是想咨询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国家机关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享受条件?
冯路路会计师
擅长:
在线咨询
查看全部
重要提示:
文章针对您关心的问题给出了简要的介绍,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请继续咨询我并描述自身情况,24小时在线。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继续咨询

大家也在问

已为4000万用户解决财税问题
华审 > 财税常识 > > 正文

当前22994位会计在线

平均3分钟响应

立即问会计师